简体中文
纺织出海实录:东隆集团在全球化拐点中的破局之道
来源: | 作者:总经办 | 发布时间: 2025-08-13 | 14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在全球纺织供应链重构的关键节点,东隆集团,这家专注于家纺与服装出口的外贸企业,正用生产线的步履不停回应着行业的核心疑问——当关税壁垒与供应链转移潮双重冲击时,中国纺织外贸企业如何守住基本盘?

订单波动中的生存哲学


“与去年同期相比,今年公司的外贸订单量基本持平,未出现明显波动。” 东隆集团外贸负责人向记者坦言。在关税、绿色壁垒、汇率波动和全球消费降级的外部环境下,全球供应链正在重构,外贸订单不可避免地流向或转移至东南亚等地区。在外部竞争加剧内部转型升级的双重挑战下,东隆的订单韧性来自于全产业链的“防御工事”:从羽绒原毛处理、化纤絮片生产、面料印染到成品制造,全部实现自有化生产模式;15家海内外智能ODM工厂配合专业技术团队,确保高效生产与卓越品质;强大的自主研发团队和设计团队,持续为国际品牌价值赋能。


这种韧性在关税政策波动中尤为显著。此前中美关税出现波动,东隆的外贸员表示订单并未受到太大影响。“为了规避贸易壁垒和关税,我们在缅甸仰光、勃生建厂的基础上,2023年又陆续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了两家工厂。关税的影响通过区域化生产得以消化。印度尼西亚的布局为东隆带来多重优势: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;良好的营商环境使其在开发美国、欧洲和日本市场时具备先天优势;优越的地理位置可让企业更灵活地调配资源,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。“从目前的营收及利润情况看,我们扩展海外布局的思路和做法符合发展趋势,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。”


独家研发敲开日本市场大门


在东隆的研发中心,一块看似普通的白色絮片成为破局的关键。“这是我们独家研发的弹立纤®系列,现已成功打入日本市场。”研发人员拿起样品解释道,这种材料不仅拥有乳胶般的 Q弹触感,更实现了安全环保、可折叠、水洗不变形的技术突破。如今,该材料被日本某家居巨头用于高端产品生产线,背后折射的是东隆从“制造”向“技术输出”转型的缩影。


这种转型渗透在产品细节中。多年来,东隆持续关注穿着舒适性和睡眠健康问题,积极参与多项家居用品舒适性标准的制定,并研发了一系列舒适服装与睡眠大健康产品。在东隆 GEPHRAN®系列产品展厅里,CLEAN抗菌款面料、COOL冰感款面料、WARM蓄热款面料按不同季节场景陈列——在服装设计中,突出简洁轻量、功能性与实用性的结合;在家纺应用上,则全方位打造舒适睡眠,健康睡眠和洁净睡眠的家居产品,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。


纺织出海的“非标准答案”

 

在这场全球化大考中,东隆集团的答案颇具启示:当行业讨论“是否出海”时,他们已在思考“如何扎根”;当同行纠结于成本优势时,他们用新材料、新技术重新定义外贸市场的技术门槛。正如东隆多年来身体力行的实践,如今的纺织出海,早已不是简单的产能转移,而是在全球地图上画出自己的价值坐标。